1957年进入附小工作的张琴老师,默默在教育岗位坚守了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年中,她将满腔的热血献给了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使这块儿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她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对待自己的学生,如同呵护自己的孩子。而从她慈祥的脸上,我们依然能读出她当年的风采……
痛并快乐着
从1957年到1991年,张琴老师先后担任了大队辅导员、语文教师及班主任、教导主任等工作。提到当年的大队辅导员工作,张琴老师眼前一亮,显得特别激动。“那时学校的‘三跳’活动在武汉市连续三年都获得第一名!”当年的“三跳”有跳皮筋这一项,为了搞好这个项目,张琴老师付出了不少艰辛。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她在微弱的灯光下认真地为孩子们编写跳皮筋的歌词;又不知在多少个烈日下,她耐心地指导孩子如何变换队形,将皮筋跳得更精彩。“作为大队辅导员,兼顾的事情太多。为了能搞好这个节目,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这就是附小老师的工作精神,这种精神仿佛是一种无形的动力鞭策着附小人不断前进。
曾有一幕深深地刻在了张老师的脑海中。她笑着,激动地为我们讲起了她当年的故事。“有一次,我们附小的学生去大东门参加节目。大家身背腰鼓,边打鼓边喊口号。那种气势,那种场面,不知有多壮观呢!沿路吸引了不少路人……”那时的她年轻气盛,充满活力,和学生一路打着腰鼓,喊着口号从附小走到大东门。可是也就是那一次,因为长期用嗓过度,她的喉咙长了息肉。家人和同事都劝她去医院做手术摘除息肉,当得知手术和后期休养需要几周的时间后,她毅然拒绝。“我做手术了,我班上的孩子怎么办?谁给他们上课?”从那以后,曾最爱唱歌的张老师却再也唱不了歌,她那原本嘹亮甜美的声音也变得沙哑低沉。
爱生如爱子
1976年张琴老师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大队辅导员工作,开始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孩子的心灵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信任和赞美,需要温情和呵护。”张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她曾教过一届毕业班,班上的孩子都是小升初没考上的留级生。他们因遭受挫折,情感特别脆弱,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为了鼓励这些孩子,张老师经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故事,还带他们去游泳、野炊、打排球等,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找到自信。“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有自信心!”
当时班上有一个叫王丽霞的女孩,家里经济条件差,特别自卑。中午没钱吃饭,她一个人默默地在教室里坐着。有一次,碰巧路过的张老师看到了,便亲切地问:“王丽霞,你怎么不回家吃饭呢?”小女孩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止不住地往下掉。张老师马上读懂了她的内心,和蔼地说:“我也没吃饭,正好我们一起去吃吧!”
后来,张老师得知她家的情况后想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可是又担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她决定只要王丽霞考得好的时候,就以奖学金的形式奖励她。当时,教师工资待遇并不高,可张老师每个月都拿一部分钱来资助这个孩子,这让孩子的家人感激不尽。“爱是什么?爱就是竭尽全力帮助每一个孩子。”在张老师眼里,孩子们都是那么可爱,那么重要,她用全部能量小心呵护着孩子的自尊,她总是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想学好的,能学好的孩子,她努力创造机会,帮助每个孩子成为“最佳的我”,获得自信,赢得尊严。
如今七十多岁的张老师经常参加老年舞蹈队的活动。一次交谈中,她偶然发现一位同来跳舞的五十多岁的女士原来是当年教过的学生。她看到张老师十分高兴,激动地说:“张老师,您当时还送我一支笔呢!我现在还记得!”也许张老师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她的爱却依然深深地刻在许多学生的心中……
在张琴老师的教学生涯中,还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于是很多孩子的父母都不得不离开城市,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可是这样一来,所有照顾孩子的重担全部落在了老师的身上。“我深感责任的重大,孩子离开了父母的照顾,我们做老师的就是孩子的‘父母’。”白天,她给孩子上课、管班辛苦了一天,晚上还要到宿舍给孩子们盖被子,询问孩子们的情况。一次,班上有个孩子凌晨两点发高烧,她冒着寒风大雪将孩子送到医院。看着孩子苍白的脸,痛苦的表情,张老师心疼极了,紧紧捏着孩子的小手,一直守到天亮。第二天,等孩子好些后,她又拖着疲惫的身子给孩子们讲课。
“为师者,我们要把爱的种子根植心底,让呵护在空中飞扬,让生命在阳光中生长……”笔记本有些泛黄,可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听到这些故事,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了这样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张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她细致入微的爱如春雨般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如清泉般洗涤着孩子的心灵,如阳光般沐浴着孩子的身心!
采访手记:
采访后,我们意犹未尽,仿佛还沉浸在张老师的故事中……
我们依依不舍地送走了张老师,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们仿佛看到无数位附小教师努力奋斗的身影。他们曾用心创造了附小的教育,用爱呵护了附小的每一个孩子!
秋雨绵绵,寒意渐浓,可我们的心却无比温暖……
备注:
口述者:张琴,1957—1991年在我校从事语文教学及大队辅导员工作。采访:李志惠 冉春娥。
整理、执笔:李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