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附小

享受教育美好,收获人生幸福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03    阅读量:


享受教育美好,收获人生幸福

  1. 抓好培优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全国各地开展了以“奥数”和“华杯赛”为代表的数学竞赛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一批数学小人才脱颖而出,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9869月到20016月,学校安排我教一个班的数学,负责全校的数学培优及竞赛工作。为了不辜负校领导对我的信任,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培优工作之中。

2.选好培养苗子,实施分层教学。

为了竞赛取得理想的成绩,学校中高年级数学老师,把班上对数学感兴趣,数学成绩稳定的学生推荐出来,经过选拔测试确定每个年级30人为学校培优学生。平时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集中培训,按年级分层教学。每周的一、三为六年级学生培优,二、四给五年级学生培优,周五培训四年级学生。竞赛前再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重点辅导。

3.加强理论学习,把握培优方向。

工作之余,我系统学习了“奥数”“华杯赛”竞赛考纲的相关内容,认真阅读了十余本“奥数”书籍,解答了近2000道竞赛难题,对历年竞赛考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掌握其中的竞赛规律。做到目标明确,训练有数,竞赛有底,达到高质量的培训效果。

4.利用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曰:“亲其师,信其道”。为了让学生欣赏老师的教学风格,喜好上数学学习,课堂上我用幽默的语言,鼓励的话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发散的思维方式和巧妙的解题方法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结合教学内容,给他们讲解一些古今中外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如祖冲之、刘微、华罗庚、欧几里德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领略数学大师的风采,感悟数学的美妙和应用价值。

5.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数学素养

我的培优教学形式多样,有讲授式、探究式、合作研讨式等不同方式。同时依据考纲和学生学习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优化和组合,以适应竞赛的需要。教学时重点强化归纳与演绎,判断与推理等思维能力的训练,重视解题方法的总结和学习经验的交流与分享。通过多年的摸索,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培训思路:即“激发兴趣,主动学习;师生互动,情感交流;专题讲座,掌握方法;综合训练,灵活运用。”该思路得到了洪山区教研室资深专家王超群老师的高度赞许,并在全区范围内推广。课堂上,我还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小窍门。如大的不会,想小的;多的不会,想少的;复杂的不会,想简单的。”让他们从”“”“简单中去发现,去归纳,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校培优班学生在各级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奖人数和级别在武汉市均名列前茅。统计如下表。

19872005年华科附小学生数学竞赛成绩统计表

等级

人数

级别

满分奖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合计

(人)

国家级

1

3

10

25

39

6

7

16

29

4

25

40

55

124

合计(人)

5

34

57

96

192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成绩特别突出,其中是雷吟获满分奖(特等奖);季晓浩获一奖;夏晶、杨帆获二等奖;邓天、姜浩获三等奖。1999年学生参加第七届全国华杯赛,杨幸辰荣获全国一等奖;汪哲楠、黄橙同学获全国三等奖;另有10人获纪念奖。2005年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解书艺获二等奖;袁静宜、张震海获三等奖。

在附小领导及老师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我校学生参加各级数学竞赛取得的成绩十分突出。为此,华中理工大学电视台、大学学报均报道了学生竞赛取得的成绩,我也受到相关部门的表彰和肯定。1993年被中国教育学会数学研究发展中心授予“全国优秀辅导教师”称号;1994年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称号;19953月华中理工大学授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1988年至1994年先后四次收到洪山区教育局的奖励,并评为“金牌教练教师”;19995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练员”;1999622日,武汉电视台专门采访报道了我和获奖的学生。我还应市、区邀教研员邀请,参编了几本数学培训用书,如《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解题思路》《全国小学生奥林匹克金牌试题详解》等。

二、关心教师成长,培养卓越教师

为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专业素养,磨炼教学内功,营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培养出一批具有献身教育、热爱学生、专业扎实、改革创新的卓越教师。从2001年开始,学校安排我的教学工作,重点放在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上。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作为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不断学习的精神,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和青年教师一起钻研教学理论,交流学习体会。我先后给青年教师作了《如何进行有效地课堂教学设计》《如何撰写教学论文》《学习逻辑知识,发展核心素养 》《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等专题讲座近100场次。讲座提高了青年教师理论水平,促进了专业成长,增长了为学生服务的能力。

2.抓好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在学校推出的“青蓝工程”“每段一特”“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培养活动中,我和大家一起认真学习课程课标,正确把握教学的大方向,有效实施教学,开展学业评价。帮助他们掌握“备课”的要义,“听课”的技巧,“评课”的思想,“反思”的方法。特别是在制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流程、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拓展训练、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等环节进行重点的辅导。经过长时间的跟踪指导,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很多老师先后成长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其中杨道吉、冯胜两位老师是出色的教育教学管理专家。

3.利用竞赛平台,提升专业素养。

为了帮助参赛老师在竞赛中学习、成长和提高。我和他们一起备课、试教、评课、反思。在反复打磨过程中,鼓励他们认真分析,仔细思考,大胆尝试,求新求实。特别在目标的制定与落实,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与突破,教学思路的清晰与把握,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等方面加强指导并落实到位。在竞赛的舞台上,老师们很好地展示出了华科附小“团结协作的精神、严谨认真的态度、深思熟虑的思路、儒雅智慧的素质”之教学风采。赢得了专家评委及听课老师们的高度赞扬。

自九十年代以来,我指导过校内外青年教师达200余人。校内指导过的老师先后有:杨道吉、林芸、王少娟、冯胜、刘波、杨帆、李伟、万川、将肖伟、谢玲、陈毅、万睿杉、程爱丹、彭玲等。还指导了田甜、张晶晶、刘永利、赵敏铃等20多位实习生;培训了张立营、杜有满、唐天乐等30余位跟岗学习教师。

在校领导和数学团队专家的帮助下,我校有近百人次在各级数学教学竞赛活动中获奖。特别是近十年来,学校有一批数学教师,在竞赛活动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数学学科近年教学竞赛活动情况一览表

竞赛内容

竞赛成绩

组织单位

2013.03

杨帆

《平均分》

东湖高新区课内比教学一等奖

东湖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

2014.09

刘波

《锐角和钝角》

东湖高新区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东湖高新区教研室

2014.09

李伟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

东湖高新区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东湖高新区教研室

2014.11

刘波

《锐角和钝角》

武汉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4.11

彭美琴

7的乘法口诀》

东湖高新区小学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

东湖高新区教研室

2014.11

刘波

《轴对称图形》

东湖高新区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东湖高新区教研室

2014.12

刘波

《用找规律解决问题》

武汉市小学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5.09

陈毅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东湖高新区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2015.09

彭美琴

5的乘法口诀》

东湖高新区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2015.11

李伟

《烟花筒中的数学》

湖北省小学数学课题成果现场展评一等奖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6.10

张丽

《解决问题》

东湖高新区小学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

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2016.11

张丽

《解决问题》

武汉市小学数学说课比赛二等奖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7.03

张丽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东湖高新区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2017.03

蒋肖伟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东湖高新区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2018.11

谢玲

《怎样围面积最大》

武汉市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8.11

杨帆

《数学广角——推理》

东湖高新区小学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

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2018.11

陈毅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东湖高新区小学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

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2018.11

杨帆

《数学广角——推理》

武汉市小学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4、参与课题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做一个科研型、学者型教师是每个教师的梦想与追求。在科研指导方面,主要是和大家从项目的选择、组织实施、评价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引导他们围绕学科学习、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的认识和思考进行研究,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围绕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研究,如《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对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困生的个案研究》等课题探究;本世纪前十年主要围绕“教学资源和教学设计”研究,如《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研究》等课题探究;近十年多来,我们结合“新课标”“核心素养的培养”等新时期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并及时总结和反思研究成果,提升学术交流水平。我重点指导了省“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国培远程培训中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研究荣获一等奖;省十二五课题子课题《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策略的研究》获优秀奖。

我校青年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多人次在省、市、区论文评比中获奖,多篇优秀论文发表在《湖北教育》等杂志上。特别是冯胜老师发表的文章近有30篇。

三、追逐教育梦想,收获人生幸福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数学培优”是一个苦与乐相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关系和谐,我们共同成长,共同实现自我价值,共同追求幸福和美好“教学指导”是彼此成长和进步的一种陪伴,指导的过程,是星火传递,携手追求共同理想之路,有辛劳也有幸福。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青年教师不断改革创新的热情,追求教育高质量和提高专业发展的真情,看到了学校数学未来发展的希望,收获了对现代教育教学的许多思考。同时我收获了多次评为“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带来的快乐。特别是1997年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2000年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18年评为湖北省《国培计划》 “优秀培训教师”。我感恩热爱的情怀,更感恩成长的舞台。

近四十年来,我在做好“培优”和“指导”的同时,也多次参加省、市和区教学竞赛,给青年教师树立榜样。取得的成绩主要有:湖北省小学数学教师现场撰写教案比赛一等奖;武汉市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武汉市教师五项技能比赛一等奖;武汉市数学教师解题比赛第一名;洪山区“进取杯”教学比赛,连续两届获一等奖等。多年来,在武汉、宜昌、长沙、深圳等省内外作学术报告50余场次。在《中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师》《湖北教育》等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师用书、学生用书20余本。

热爱教育,深爱学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研究教学,培养人才。是我一身孜孜不倦的追求。因教育生活美好,故幸福相伴人生。

 

(作者:冯回祥,本文系冯回祥老师在校庆70周年之际撰写的纪念文章)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邮政编码:430074